本期目录

2022年, 第43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2-05-01
  

  • 全选
    |
    专题:数字经济
  • 张 腾1, 蒋伏心1,2
    经济问题探索. 2022, 43(5): 1-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逐渐兴起与发展的数字经济已经渗透到我国社会经济系统的各个领域与环 节, 进而对国家经济结构的常规演化产生可视性冲击。 本文深度剖析数字经济发展影响 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内在机理与作用途径, 基于 2011 - 2018 年 30 个省份面板数据, 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效应。 研究显示, 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其中数字经济覆盖广度与支持服务 程度对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产生积极作用, 而数字经济使用深度则抑制了经济结构转 型升级。 进一步分析传导机制, 数字经济发展主要通过影响要素结构与产业结构促进我 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而数字经济发展通过作用于收入结构则对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产生 明显的抑制作用。 此外, 数字经济发展的结构升级效应主要体现在中西部地区, 在东部 地区并不明显。 基于所得实证结果, 为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合理升级演化与数字经济纵深 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与参考意见。
  • 曹书维a, 徐英东b, 田广辉a
    经济问题探索. 2022, 43(5): 17-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和经济学概念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 重视, 其发展必然会对投资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关注数字经济发展对外商 直接投资 (FDI) 动机的影响方面, 先采用全局熵值法测算各市的数字经济指数, 通过构 造中国 272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来探究中国 FDI 流入动机, 并通过调节效应分 析数字经济对 FDI 流入动机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1) 中国 FDI 流入具有显著的市场 寻求和知识寻求动机, 但并不存在显著的资源寻求动机; (2) 数字经济削弱了中国向外 国直接投资 (IFDI) 的市场寻求和知识寻求动机,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 “资源诅咒” 问题。 研究结论对于在数字时代如何更好地引入外商投资具有一定的启示, 并为中国引 资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 宏观经济
  • 叶初升a,b, 李竺雯b, 孙 薇b
    经济问题探索. 2022, 43(5): 32-4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促进中小科技企业创新, 我国于 2011 年和 2016 年开展了两批 “促进科 技和金融结合试点”。 本文从市场和政府 “双轮驱动” 的视角, 深入微观层面解析该试 点政策影响中小科技企业创新的内在机制, 并基于新三板挂牌中小科技企业数据, 采用 DID 方法评估该试点政策的实施效果。 研究发现, 试点政策通过政府和市场的结合提升 了金融资金和政府资金对中小科技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 相比于非试点城市中小科技企 业, 试点城市中小科技企业未来一期和未来二期的创新产出均经历了更大幅度的提高; 该试点政策对成长期和民营中小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尤为显著。 研究还发现, 试点 政策在显著提高中小科技企业创新数量的同时, 对其创新质量并无显著影响, 需要进一 步改进政策设计。 本文为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 政策提供了重 要参考。
  • 史琳琰1, 张彩云1,2, 胡怀国1,2
    经济问题探索. 2022, 43(5): 47-6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推动教育、 医疗等服务性消费扩容提质是促进消费升级, 助力中国向高收 入国家迈进的重要举措。 基于消费升级在高收入及中等收入国家 (地区) 经济发展中的 差异化事实, 本文借鉴高收入经济体 1970 - 2019 年的消费升级经验, 利用增长核算方程 对中高收入国家未来 30 年的经济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及规律总结。 结果显示: 第 一, 平均而言, 中高收入国家能够在 2040 年前后跨越高收入门槛, 这一误差控制在了 10% 以内, 模拟方程中的系数估计及模拟结果均保持了较好的稳健性。 第二, 消费升级 通过人力资本积累及技术进步极大的促进了中高收入国家的经济发展, 基本贡献了中高 收入国家 2020 - 2049 年经济增长总量的 50% , 在中等收入向高收入阶段的跨越中发挥着 积极作用。 第三, 按照既定的消费升级速度, 中国在 2035 年前后可实现向高收入国家迈 进的目标, 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条件下, 消费升级的提速、 人力资本和技术水平的提 升能够促进经济更快增长。 其中, 技术水平成为制约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要 在破除技术瓶颈, 提高技术进步速度方面持续发力。
  • 综合论坛
  • 芦婷婷a, 祝志勇a,b
    经济问题探索. 2022, 43(5): 65-7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人工智能对收入分配领域的挑战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 但对于潜在的空间 因素并未予以考虑。 基于此, 本文在理论分析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的空间效应 的基础之上, 使用 2006 ~ 2017 年省级面板数据, 通过构建静态空间杜宾模型和动态空间 杜宾模型, 首次实证考察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 长短期效应的 差别以及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作用, 使用多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 结 果表明: 人工智能、 劳动收入份额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 空间因素不容忽视; 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 不仅降低本地的劳动收 入份额, 而且降低邻近地区的劳动收入份额; 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份额的空间溢出效应 以短期效应为主; 人工智能与社会保障支出的交互项并不显著, 意味着社会保障支出的 再分配功能并未在人工智能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过程中显现。
  • 张吉岗a,b, 杨红娟a, 吴嘉莘a
    经济问题探索. 2022, 43(5): 79-8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 少数民族地区脱贫不稳定户、 边缘易致贫户仍不 在少数, 防返贫将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少数民族地区需要着力解决的课题, 而提高农户 可持续生计能力是防返贫的关键。 文章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 一是定义可持续生计能 力并构建可持续生计能力分析框架。 二是运用 S 曲线解释可持续生计能力与防返贫的逻 辑关系。 三是从宏观统计数据视角和农户感知视角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农户生计能力的现 状, 发现产业发展、 内生动力、 生计胜任能力等方面均存在短板。 四是根据福格行为模 型设计提升可持续生计能力的总体框架并提出具体策略。 研究成果对少数民族地区防返 贫具有较高的理论与应用价值。
  • 笪远瑶1,王叶军2
    经济问题探索. 2022, 43(5): 89-1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要素市场扭曲则对地区创 新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要素价格扭曲对资本深化以及地区创新 选择的影响机制, 并利用中国 1994 - 2018 年 31 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理论机制进行验证, 研究表明: (1) 要素价格扭曲是影响资本深化和地区创新选择的重要因素, 资本深化是 要素价格扭曲影响创新选择的重要机制。 (2) 要素价格扭曲通过加快资本深化进程抑制 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但有利于地区的技术引进创新。 (3) 进一步分析, 要素价格 扭曲对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抑制作用在不同时间段、 地区、 高等教育水平和市场化水平 下存在异质性。 基于上述分析, 提出要素市场改革的政策建议。
  • 区域与城市经济
  • 陈明生1, 郑玉璐1, 姚 笛2
    经济问题探索. 2022, 43(5): 109-12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 基于劳动力流动视角, 本 文以 “高铁开通” 和 “智慧城市建设” 分别作为传统、 新型基础设施升级的准自然实 验, 利用 2003 - 2019 年中国 275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 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 基础设施升级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 研究发现: (1) 基础设施升级 (高铁开通和智慧 城市建设) 可以显著缩小区域经济差距, 其中智慧城市建设对区域经济差距的缩小作用 更大, 在缓解内生性及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 这一结论依然成立; (2) 进一步分 析发现, 基础设施升级引致的劳动力流动会缩小区域经济差距, 且智慧城市建设的作用 更为有效; (3) 异质性分析表明, 相较于中西部城市, 基础设施升级会显著缩小东部城 市的区域经济差距。 上述结论为如何推动基础设施升级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启 示意义。
  • 张万里1,张 澄1,宣 旸2
    经济问题探索. 2022, 43(5): 123-1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构造中国 2010 - 2018 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和 2012 - 2014 年智慧城市试点政 策数据, 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搜寻对照组, 使用引入滞后项的系统 GMM 和双重差分模型分 析智慧城市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 以及数字普惠金融和城镇化率的影响机制, 并引入 地区异质性、 城市规模异质性和人力资本异质性。 结论如下: (1) 智慧城市不会影响当 期城乡收入差距, 但会降低第二年和第三年的城乡收入差距; (2) 数字普惠金融和城镇 化率中介了智慧城市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滞后负向作用, 即智慧城市通过提高未来数字普 惠金融和城镇化水平, 降低城乡收入差距; (3) 地区、 城市规模和人力资本均存在异质 性, 即东部地区、 特大城市和人力资本水平高的地区, 智慧城市越显著地促进未来数字 普惠金融和城镇化, 缓解城乡收入差距。
  • 齐英瑛1,2, 邓 翔1, 任崇强2
    经济问题探索. 2022, 43(5): 145-1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探究贸易开放、 环境规制对城市绿色发展效率影响机制的基础上, 将能源消费、 空气污染物和水资源污染物纳入生产函数, 使用 SBM 方向性距离函数和 Malmquist - Luenberger 指数测算了中国 2010—2018 年 282 个城市绿色发展效率。 基于此, 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了贸易开放影响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的环境规 制强度。 研究表明: (1) 理论上, 存在贸易开放→环境规制→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的传导 路径, 环境规制是贸易开放影响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的调节变量和门槛变量。 (2) 贸易开 放对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环境规制的 “门槛效应”, 贸易开放对城市绿 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呈现出先抑制后促进的 “U 型” 特征, 实行较严格的环境规制能够降 低贸易开放对城市绿色发展效率损失, 从而有效提升城市绿色发展效率, 这一结论在进 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 (3) 贸易开放对提升城市绿色发展效率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 性, 当环境规制强度跨越门槛时, 东、 中部地区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西部地区则 起到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孙 禹, 赵树宽
    经济问题探索. 2022, 43(5): 161-16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贸易附加值的模型框架, 借鉴 WIOD 制定的最新世界投入产出表, 基 于数据的可获得性, 测算出 2009 - 2019 年① 我国制造业出口的附加值与全球对应产业的 出口附加值。 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测度公式中代入贸易附加值, 将此结果与传统总值 核算法所测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 从结果可知, 中国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缺乏明显 的发展优势, 针对研究结果反映出的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真实情况, 提出符合新时代发展 的合理的改善策略和建议。
  • 韩慧霞1、2, 金泽虎3, 李 静3
    经济问题探索. 2022, 43(5): 169-1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 (TPU) 逐渐成为影响一国高技术产业出口技术复杂度 的重要因素, 在归纳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首次通过严格而细致的数理模型推导出了贸易伙 伴 TPU 对一国高技术产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 并利用联合国统计署商品贸易数据库 以及世界银行 WITS 等数据库对理论假说进行了验证。 研究发现: (1) 贸易伙伴 TPU 上 升会抑制一国高技术产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深化, 在考虑内生性、 进行核心指标替换、 安 慰剂检验之后结论依然稳健。 (2) 贸易伙伴 “发起的” 技术性贸易壁垒带来的 TPU 对一 国高技术产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抑制大于关税变动带来的 TPU。 (3) 不同生产率的高技 术企业在面对 TPU 冲击时对 “是否出口、 出口多少以及是否进行技术升级” 的选择不 同, 企业要想持续深化出口技术复杂度, 需要达到出口进入和技术升级 “生产率门限”。 研究结果为全球 TPU 上升背景下深化我国高技术产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提供了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