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文先1,2, 钱学锋2
经济问题探索. 2021, 42(8): 124-1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构建 “双循环” 发展新格局背景下, 数字经济的绿色价值日益突显, 应重点关注数字经济对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 采用以 DDF 模型为基础, 构建 Malmquist - Luenberger 生产率指数来测度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并以地区行业规模、 制度环境为门槛变量构建门槛模型, 以此分析数字经济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化特征。 数字经济可以从整体上显著提升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还存在以地区行业规模、 制度环境为门槛变量的单一门槛效应, 分别呈现出边际递增的非线性特点和 U 型关系及区域化差异特征。 进一步稳健性检验发现, 数字经济对中国工业 GTFP 具有不同分位数影响。 在生态文明建设约束下, 本文利用 DEA - SBM 模型将传统全要素生产率包含了相关的非期望产出, 并利用 GML 生产率指数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按区域进行分类测算。 数字经济不仅可以赋能予传统工业企业, 而且具有绿色价值,可以为中国后疫情时代实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快完成国家 “六稳六保” 目标总任务, 成为构建国内国际 “双循环” 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推动力。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生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