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绿色经济, 提高绿色经济效率是当今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题。 本文探讨了工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作用机理, 运用超效率 SBM 模型测算了中国 285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绿色经济效率, 同时从生产函数角度出发构建动态面板模型, 实证考察了工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效应; 进一步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就政府干预视角下工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整体上, 2004 - 2018 年中国绿色经济效率处于波动上升的态势, 且沿海和内陆地区波动趋势与全国基本保持一致, 但沿海高于内陆地区; 从影响效应看, 工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具有促进作用, 但这种促进效应并非持续有效呈倒 “U” 型的曲线关系; 进一步研究发现, 工业集聚除了直接对绿色经济效率发挥促进效应, 还可以通过政府干预的途径来提升绿色经济效率。 因此, 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 需要政府动态调整相关的产业政策, 避免工业过度集聚所带来的拥挤效应, 以此来推动绿色发展。
合理有序的空间结构是提升城市群经济效率的重要动力来源。 本文构建了一个关于城市群空间结构与经济效率的理论分析框架, 并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城市群空间结构对经济效率的直接影响以及经济集聚、 职能分工和知识溢出的调节效应。 研究结果表明: 与单中心城市结构相比, 多中心城市结构更能有效地提高城市群经济效率。 调节效应的估计结果显示, 提高经济集聚程度可以有效缓解单中心城市结构带来的负面影响; 深化城市功能分工, 将有助于多中心城市结构和城市群经济效率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发展关系; 而推动知识溢出将有利于强化多中心城市结构对经济效率的促进作用。 进一步的异质性检验发现, 城市群所包含城市的行政级别越高, 城市群经济效率越低。 在进行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 以上研究结论依然成立。 因此, 当前以增进城市群经济效率作为考量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目标, 并推动构建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 是促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