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云1,2,杨 宇1,2,刘 毅1,2,王钰鑫3
经济问题探索. 2017, 38(11): 1-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经济和人口重心的轨迹变动及空间耦合状态集中反映了中国不同时段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未来趋
势,对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具有重大参考意义。借用力学中重心概念和重力模型,通过重心加权方法,探索
中国1990-2014年间经济、产业和人口重心的时空演变路径,并通过耦合“经济/产业-人口” 重心的空间变
动过程探析经济和人口发展的协调程度,进而探讨区域协调发展趋势。发现: (1) 中国经济重心大致表现出先
向东南又向西南移动的宏观态势,东西方向的区域发展差异有缩小趋势,但南北差异可能会进一步扩大。(2)
1990年以来,中国的三次产业重心时空格局均存在一定规律性:第一产业重心总体向西南移动;第二产业重心
和经济重心时空格局相似,即先向东南继而(2010年前后)向西(略偏南)移动,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
移的战略措施初见成效;第三产业重心移动幅度相对较小,且大体呈现逆时针环状变动趋势,东部沿海仍处于
第三产业发展的高势能区。(3)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第三产业重心有靠近趋势,但和第一、第二产业重心有
分离趋势,人口和经济的协调程度总体在增加。第三产业对人口的吸引力将远远大于第一、第二产业,是未来
吸纳人口的核心产业。